在之前的陶笛介绍中,我们提到过,陶笛可以吹奏十二平均律。那么问题来了,你知道什么是“十二平均律”吗?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,十二平均律中的“律”指音律,它是人们为了让音乐规范化,特意将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,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音律的种类有很多,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"纯律"、"五度相生律"、"十二平均律" 三种。其中"十二平均律"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。
十二平均律,又称十二等程律,每个相邻的两律之间,波长之比是相等的。
早在古代希腊时,便有人提出了十二平均律,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。而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,是我国明朝的大音乐家朱载堉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将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,它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半音,而半音则是十二平均律中最小的音高距离,两个半音合为一个全音。所以,一个八度内有十二个半音,也就是六个全音。
在钢琴上,相邻的两个琴键(包括黑键)都构成半音,相隔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。
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,除了E到F、B到C是半音外,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。
值得一提的是,转调方便是十二平均律的明显优势,由于十二平均律将波长分为均等的十二等份,因此不管如何转移调式,都可以得到均等的音乐效果。